zzmfs
发表于 2020-2-7 23:57:09
棋剑乐 发表于 2020-2-7 22:42
二简字又不是没推行过,七八年三月二日,就尝试在教科书上试用。然而,四月就撤销这个决定,七月人报停用 ...
二简字被废除主要是zz原因,汉字拉丁文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汉字的“难点”:汉字电子化成功。所以继续简化没必要。歺,桔之类的字在二简字被废除后仍有人使用可以表明它也符合人们对好写的追求。
在当时都认为汉字是废物,废除汉字代表先进文化,不过现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说汉字优点使人们不这么觉得了。可明显繁体比简体更有汉字的特点,为什么人们更爱写简体,因为好写,正是因为好写,歺之类才一直有人用,而将汉字拉丁文化会将汉字变成拼音那样更好写,写藏之类的字会更快,为什么会是历史退步?
seteper
发表于 2020-2-8 00:07:16
棋剑乐
发表于 2020-2-8 08:25:42
zzmfs 发表于 2020-2-7 23:57
二简字被废除主要是zz原因,汉字拉丁文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汉字的“难点”:汉字电子化成功。所以继续简化 ...
平时写歺的有多少人?写餐的又有多少人?拿个别来举例,就代表符合人们对好写的追求?无非是习惯使然!现在什么时代?网络流行,无需手写,敲几下键盘,只要拼音拼准,字就出来了,够快了吧。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一简字能成功?一简字大多来源于草书中一些约定俗成的简化写法,很少有生造的,大体字形和繁体区别不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虽然没学过,看繁体字也基本都认识(只不过写会有困难)。
而二简字就是生造出来的,字形和原本字体差距过大,所以会显得丑。你看那几个二简字,直接看谁认得是啥字啊?
二简字推不开主要是需要让全国识字的人都去重新认一遍,过于扯淡。一项早已被历史证明行不通的事物,又被你重新提出来,不是开历史倒车,是什么?
zzmfs
发表于 2020-2-8 11:34:35
本帖最后由 zzmfs 于 2020-2-8 11:40 编辑
棋剑乐 发表于 2020-2-8 08:25
平时写歺的有多少人?写餐的又有多少人?拿个别来举例,就代表符合人们对好写的追求?无非是习惯使然!现 ...
可能第一个你是对的,不过别的有的问题
一简字固然有很多以前的俗字,但是一简字也有很多解放字和新中国以后新造的字,比如“运“、“产“、护”这些都是原来没有的字,而新中国以后的字有“华“、“毕“、“灿“等字,都是以前从未见到的新造字,而二简字也并非全是生造,如“皃“是《说文解字》里存在的,一样非常古老,“畄“则是宋元以来俗字,和“听“不相上下,何以说一简字是俗字,而二简字完全生造?
二简字化简方式跟一简字一脉传承,变成形声,如酒变成氿,删减部件,如病变成疒,合并字,选用俗字,用畄取代留。觉得二简字奇怪奇怪仅仅是因为没了解过,
简化肯定会造成繁体字识别困难现象,说不会造成简繁识别困难或者“中国人自带简繁转换的”基本属于自我感觉良好(被上下文或者部分简繁差异不大的欺骗),当然不排除主动或者被动学习过繁体字的(专门学习或者看过繁体字漫画或者动画一类),这类会对繁体字掌握更深。
2120157215
发表于 2020-2-8 17:30:44
简体字已经够了,不用再简化了。
ghqzmh
发表于 2020-2-10 01:01:40
我一贯坚持我的看法,会认繁体字,会写简体字,为什么中国人的智商在世界人种里面位于金字塔顶层呢,也许汉字和筷子起了很多作用,因为我们从小就要学习数百甚至数千个汉字,而用筷子吃饭完全是锻炼了我们的大脑(右)
君莫笑粉丝
发表于 2020-2-10 14:20:01
我感觉我是不会支持的,中国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老祖宗的东西并不都是坏的,为什么要一杆子打死?
wyss77
发表于 2020-2-11 08:44:06
王城聖凱
发表于 2020-4-1 06:57:17
我覺得現在這樣就行了,不用再改變了
mszro
发表于 2020-12-2 19:27:16
怎样的字是好写呢,总会有写得好的人和写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