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要的漢字,又
本帖最后由 zzmfs 于 2020-2-12 01:14 编辑說一下[又]這個字吧,又現在都作副詞使用,其本意是手,在很多漢字中都存在,不過由於隸變的不合理,導致現在看不出來。
[又]正確拉直應寫作[彐],不過要出頭,“左,右,隸,友”這類字中都有又的出現
左:上面的“ナ”其實就是“又”,意思是左手,不過後來又加了形符“工”
右:跟左差不多,不過最開始它是跟左相反的造型,指右手,也是後來加了“口”,隸變時變成跟“左”是同一方向
友:“友”其實就是兩個“又”,一個在上一個在下,隸變不知道怎麼想的,變成現在這種寫法
隸:旁邊的“隶”其實是一隻手抓住了尾巴(小篆訛變成水),“隸”中“又”的象形保留,是“彐”
及:“及”是用手拉一個人,不過隸變已經給訛變的不成樣子了
急:實際上“急”上面的“刍”是“及”是個形聲字,結果隸變又給訛變了
因爲隸變,“又”在各個漢字中的樣子面目全非。
順便說一下爲什麼隸變訛變多,《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說過“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易約,而古文由此絕矣”隸書說白了就是小篆的俗字,而那群人爲了便利,強行拉直,導致的就是大面積的訛變,如肉字旁與月字旁,舟字旁合併,都寫爲“月”。
再如“廾”這個部件,“弄,秦,奉,泰”這些字都有,它是兩個手,也就是兩個“又”結果給拉直成這個樣子了 感谢楼主分享,繁体字真的是博大精深 yuanweiyou 发表于 2020-2-12 12:00
感谢楼主分享,繁体字真的是博大精深
額,這個不是繁體,嚴格講應該是小篆 reedgo67 发表于 2020-2-12 12:47
这是说文解字里面的吗,感觉好深奥啊
是的,說文解字基本就是根據小篆解釋的,因爲小篆沒有太大的訛變 楼主对这些是很感兴趣啊 博学多才有文化的楼主。。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楼主有才
页:
[1]
2